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母课堂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母课堂读后感1终于又盼来一期《父母课堂》,这位老朋友就像是我的加油站,每次阅读它都能帮我补足能量,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助我持续科学的前行。
每期各个板块的内容我都受益匪浅,其中这期“教子良方”版块中“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孩子”一文,让我感概万千。主人公是两位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们在她的教育下特别的优秀,通过叙述多个案例,让我们了解她是如何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责任心,鼓励支持孩子参与提高领导能力和领会团队精神,帮助他们适应各种新的环境,勇敢面对挫折的。更可贵的是她在培养两个孩子的同时,坚持与她们一起成长,利用业务时间拿下两个研究生学位,用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励和影响着孩子们。
她是一位成功的母亲,正如《穷爸爸,富爸爸》里所说:“所谓的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才是第一责任人,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有时间我们工作忙,会想:等一等,等到自己有空了再去管孩子;要不就想着:等一等,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就会懂了。但是最后,等来等去,只留下了遗憾。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有机会可以重来。今天我们在孩子身上偷得懒,明天将会成为你一生的遗憾,甚至会加倍的偿还。
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影响孩子三五年,但是父母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父母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和学习的榜样。
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成长的更快,有些东西再不管,你就真的管不了。我们不能再缺席孩子的教育了。
我通过《父母课堂》及各种媒体有关正面教育信息摄入,也让我及时顿悟,立志做一个新时代的家长!做孩子背后那个用心的家长!我和孩子父亲权衡出足够的时间,充分的陪伴孩子。帮她树立目标志向,让她每天都有追求;其次引导她自学,这样就不会被标准答案所束缚,这样也能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我们能够保持平等的和她交流,让她更加的自信。令我们欣慰的是,孩子在我们的持续陪伴中,各方面成长的很快,原本比较胆怯慢热的性格也有了突破,前几天还主动勇敢的参与竞选大队委的演讲,并当选了学校大队委组织部成员。
有句话说的好:父母和孩子,其实总是在相互成全。我们父母为了孩子,总是无怨无悔的付出,而孩子这里,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世上最完全的依赖、爱戴和信任。趁着孩子还未长大,好好陪伴,配合老师,用心教育。作为父母应严格要求自己,多读书,不断提升自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走向,协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马斯克曾在演讲中指出:“令人忧虑的是,今天孩子的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几乎全部都是来自外在压力和奖励,结果她们就不会有宏伟的目标,也不会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所以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孩子没有内驱力”。
确实如此,为了更好的帮孩子更好的平衡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我们家长也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修行中一起努力吧!
父母课堂读后感2孩子的教育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我有俩个孩子,就像两棵不同的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修剪的树枝也各不相同。但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得更加出色呢?我之前也很迷茫,但这几年看了《父母课堂》后,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要爱孩子,尊重孩子,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
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是父母,对孩子说话或做事总是用家长威严般的语气,如果犯了错误屡教不改,甚至会打孩子。但后来发现行不通,这种方式让孩子很反感,无法接受。《新家暴面前的反思》这篇文章的内容一下戳到了我的痛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我按照里面提倡的教育方法,与孩子建立起健康的家庭成员关系,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与交流,相互尊重,鼓励孩子把她们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她们的喜怒哀乐。像文中说的为孩子创造一个平等、可以互相商量但又不失父母权威的氛围,家里事也让孩子参与讨论,征询她们的`意见。这些日子孩子与我更亲近,笑声更多了,这得感谢《父母课堂》带给我好的教育理念!
二、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对孩子讲要求、讲家风家教时,为了给孩子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
我很认同《家教微语录》中张怡筠说的: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需要先优化自己。确实只有自己做好了,你才会对孩子有发言权,而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
三、注重良好的习惯培养,特别是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依赖性很强,在学校依赖老师,在家里依赖家长,自己不愿意动脑筋。三年级以来,我借鉴《父母课堂》中的案例与教育方法,尝试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因为少了我的检查,而做不好又怕挨老师的批评,所以孩子现在能主动地完成好各项作业,遇到不会的也会多动脑筋,居然自己也能做得很好了。
四、除了学习,在品德、为人处事上,我也会适时地教育孩子。
《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篇文章让我这个以前非常紧张孩子的学习的妈妈明白了:知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品格的培养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拥有完善的人格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快乐与幸福!
五、《读懂女儿心》让我感慨万千的同时也明白如果真正爱孩子,就要让自己读懂孩子这本书,要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她不要山珍海味和绫罗绸缎,要的只是一份真正关注她内心世界的理解!
《父母课堂》是面镜子,可以对照自己育女路上的曾经和现在,有共鸣,有反思。《父母课堂》是盏明灯,指引我今后在育女路上可以走得顺畅些。《为人父母须在反思中成长》,谁能进行自我反思,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感谢这样优秀的刊物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教育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学习《父母课堂》,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三(3)班张雨晴妈妈
父母课堂读后感3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课堂》确实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影响和指导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作为一名家长,几乎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学习之后,我逐步改变了许多影响孩子发展的思想及行为习惯,找到了很多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好方法。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必须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只有尊重孩子才会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心理,成为她值得信任的朋友,真正掌握他的需要,成为孩子生活和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份子,共同学习、共同 ……此处隐藏4200个字……。应该说,家庭教育的缺陷和缺失,受到最大影响的是孩子,而今天是孩子教育了大人!”不论怎样,文中小女孩的举止让人深思:在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出现了丧失表率、自食其言、表里不一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是严格要求孩子,却没有严格约束自己。文中的小女孩面对这样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她果断的选择了宽容,赢得众人的好评,女孩的妈妈却可能由于心疼自己的小孩对公交司机施以暴力,实在是不可取。试想下,如果是一个年龄尚小、不太懂事的小孩见妈妈为了自己而去打人时,小孩会怎样看自己的妈妈,是否应该将妈妈的举止视为自己的榜样呢?生活中细微的各方面,父母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是至关重要的。
学无止境!有幸接触到《父母课堂》这一杂志,我会一如既往地看下去,它是做父母们的学习宝典!
父母课堂读后感7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父母课堂》确实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并影响和指导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一个家庭中是宝贝,重中之重,但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的更加出色呢?《父母课堂》中有句话是"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觉得家长应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孩子一起进步。我的孩子上二年级了,在这两年中除了抓孩子的学习外,我也不断学习怎样和孩子沟通,改掉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错误的做法。
首先,爱孩子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父母课堂》中有一篇《与孩子一起成长》使我感受颇深,文中说不要把孩子当做孩子让你来管教,而是要把他(她)们当成是你的朋友来和他(她)们交流、讲道理。并不是我们家长觉得我是一家之长,孩子就必须听从我们对他的要求。孩子入学之初,我对儿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训,很少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他的.感受,只要我觉得是正确的就会直接命令他去做,结果孩子不但不听,反而适得其反,越来越不听话。静下心来反思自我,认真总结了自己对待儿子教育问题上误区并改正,现在跟孩子讲道理他也能听进去了。
其次,父母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和肯定。《父母课堂》中也提到“好孩子是在表扬中长大的”,不断的赏识就会使孩子逐步走向成功的摇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应该读懂孩子这本书,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的心理,真正掌握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养成开朗、自信、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同时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用有效的且不影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方法来处理一些问题。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多与我们交流,多听听他的心声。允许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犯点小错误。
再次,培养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学后先写作业,完成作业再去玩。在孩子刚上学时,可能是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阶段孩子不适应,学习写作业不入门总想玩,我们做家长的就告诉他要写完作业才能做别的事。慢慢的习惯养成了他学习也主动了。我们家长还应该明白,重视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单单是分数,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这样对于指导孩子的学习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给孩子压力,让孩子讨厌学习。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波动时,我们不能一味的责备,因为孩子也有自尊心。要平和细致地问清原因,让孩子知道“胜不骄,败不馁”“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道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
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在品德教育方面,我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在影响孩子,好的身教和抓住时机的言教,会带给孩子正直、善良、诚实、责任感。比如,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家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等等。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家长在生活中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父母课堂》是每个家长的良师益友,我觉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学习和借鉴。也希望《父母课堂》在老师与家长之间筑起一道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去引导孩子去认识这个世界,健康的长大!
父母课堂读后感8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另外教育孩子也要注意方法,要奖罚分明,适当教育。学习《父母课堂》后,感觉有几点心得。
记得看过《父母课堂》中的一篇文章,指出孩子身上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毛病都是大人行为或教育不当的折射,归根结底是大人造成的。随着时间推移,我真真切切体会到确实是如此。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教育孩子的误区,之所以觉得孩子越来越难管,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按规律办,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是事事从我们大人的意愿出发,强加于孩子,没有以平等的方式与他交流,总是以教育者的姿态高高在上管教他。总之,对孩子的'尊重不够,当然我们也经常能及时发现大人们存在的问题,经常开家庭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可实现起来又感到力不从心。不过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只要发现孩子有点问题,马上就找原因,帮助他改变。
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也是我们大人自我教育的过程,有了对孩子培养教育的过程,才发现原来我们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是无知的。但愿我们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阅读《父母课堂》后,我更加明确了这一点。对孩子的行为,要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好的要鼓励,不好的行为一定要及时批评。当然,表扬与批评都要讲究方式与方法,还要及时,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我们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就象我们大家小时候也有很多感兴趣的东西一样,家长不能不让孩子接触。对电视和电脑的内容,家长要给孩子分析,让孩子知道哪些可以看和玩,哪些不能。其实,感受最深的是对看电视和玩电脑时间的控制,规定孩子的时间,不能长,也不要太短。有的家长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脑。一周只有半个小时,这实在是太少了。关键要让孩子能够自我控制,到时间可以玩,玩的时间事先讲好,不要超时。
我是从三个方面做的:
一是要以身作则,想让孩子做的,自己要先做好,比如在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上,家长自己也要适当的控制,不能无限制地玩,到睡觉时间就休息。在工作生活中,也要尽量地考虑一下,孩子会怎么看,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二是不要有家长制的作风,不能粗暴,不能感情用事,对孩子要讲道理,以理服人,不能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可以随便打骂。要爱而不娇,严而有格。
三是家中要有民主平等的氛围。要尊重孩子,有事多和孩子商量,让孩子成为家中的小主人。不能自己说了算,特别是在要求孩子的时候,要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取得共识,这样孩子才能愿意去做。
《父母课堂》教导我们: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不是靠怀疑、监视,而是靠沟通。与家长沟通,是今天的孩子特殊的需要。他们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更渴望与父母沟通,与父母建立伙伴关系。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就要靠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我们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不良的沟通则会破坏这种关系。每天孩子放学回到家里,会主动对我叙述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有快乐的,也有郁闷的。当他说到一天愉快的学习生活时,我会与他一同分享。当他倾诉不悦和困惑时,我又与他一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关心孩子不仅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抚慰,让孩子真正拥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