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这次点映会来到我们校区,我自然是惊喜激动的,因为校区比较偏僻,很少有这样的活动。还好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报了名,500+/700。也还好我早早去排队入场,没有留下遗憾。
一开始我是奔着看明星去的,超哥,也算是自己比较喜欢的明星,经常在娘娘的微博里看到为了做好导演的辛苦敬业的他,也经常看到他们一家四口甜蜜的日常,很幸福,自己也很羡慕。另外,父亲节点映后这部电影也是好评如潮,所以我是一定要去看的!有了这次点映,一切刚刚好!我期待着看电影中的父爱,超哥演绎的父爱。
我之前也没有提前过多了解这部电影,所以观影过程中我是很惊喜的,也有很多措不及防的回忆。
看到马飞初见出狱的爸爸,任性跑开,在爸爸的怀里打闹,“你为什么不来看我”,像极了那时爸爸妈妈分开后,每逢假期去妈妈家里的我,怨恨中的是想念,是想要被在乎的渴望。
马飞爸爸看见儿子写的小纸条,把自己痛哭流涕的脸埋在热毛巾里时,想起我的爸爸也总是背着自己流泪,送我去妈妈家,带着墨镜的他也转过身去抹泪,原来不舍得不只有孩子,还有大人。
看见马飞爸爸冲着洪水里的儿子叫到“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要一直想一直想,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我也想起那年512汶川大地震,下午两点在教室睡觉的我,在老师的疏导中跑下楼梯,一个逆着人流的身影焦急地寻找着,那是我的爸爸。尽管那时我很小,但我现在脑子里却经常浮现这个画面。还有一次跟着家里人去看灯会,我爸对我说“如果你走丢了,你要怎么找爸爸呢”,我打量了一番,说到“看头顶,因为爸爸你有戴一个黑帽子”,爸爸欣慰地笑了。原来父亲式的教育真的是这样的,我后知后觉。
还有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马飞对爸爸说“爸爸,我可以不睡觉吗?”爸爸冷静地说到“你自己决定的事儿,不要来问我”。很像我爸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学习是自己的事”,很像我爸的态度,有些事你可以自己去做了,应该自己去做了。我那时很不理解,觉得是因为爸爸懒惰,觉得他不在乎我,才没有像妈妈一样愿意为我跑上跑下、忙前忙后。现在想来,或许不是老爸当时的刺激,我也不会像现在的独立,勇敢和大方出众。想来爸爸是用心良苦的。
其实因为家庭的变化,我对我爸是有很深的怨念,我们之间也因为我的成长我的有想法而出现了很多矛盾。这部电影至少能让我换个角度去看待父亲,去理解父亲吧。不能说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多少道理,但是我真的感受到父爱虽然很平淡很粗糙,但确实能给人很强大的力量,或许拥有父爱,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理解父亲,感恩父爱吧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银河补习班》假期正在热播,都说不错。我和儿子也去影院看了,看过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家长,我感觉自己有点像马文的妈妈,一心想让孩子学习好,否则差了就给孩子随便贴标签(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却是这样想的),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出口。实际上作为老师的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遇事不冷静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往往口不择言,哪句话难听说那句话,甚至有时候还动手打儿子。
希望每个家长如马文的爸爸那样相信自己孩子,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比如马飞的爸爸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影片用事例证明了这一点。马飞被洪水困住时,在他爸爸的引导下,他利用门板被单做了一个简易木筏,吹着口哨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晃动手电筒明确自己的位置,最终获救。这些都是课本中没有的知识,这些常识都需要家长的引导。
还有就是马文的爸爸从来不强迫儿子做作业,也不想去打压儿子的任何兴趣爱好。相反,在期末考试前几天他竟然带着马文去看马文喜欢的航展。所有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主,他所愿意做的是通过事件给孩子建立不怕失败的勇气,以及不服输的精神,最终让孩子慢慢清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没有的话,那你每天拉弓还有什么意义?所以马文在父亲的引导下最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大学。周总理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终完成开国大业,我们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才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但是学习是长久的,是持之以恒的,中途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挫折,要有永不认输的精神,就像马飞写给爸爸的小纸条:“爸爸,我要向你一样,永远不认输!”
作为老师更是感到惭愧,因为从影片中教导主任的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和一些同行的影子。我们要求每个孩子都中规中矩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一旦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或违反学校的规定,就一棍子打死;成绩一旦下滑或有什么出格行为就会单独谈话等等。还有就是给马文的作文,因为没有按要求书写,被教导主任判为“0”分。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每次统一考试,对于一些灵活性的试题,为了不必要的“麻烦”“,都严格按答案给分,一旦学生做的和上级给的答案不符就判”0“分,美其名曰:统一答案。就像马文的爸爸说的那样,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试卷那样提供A、B、C、D四个选项,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去启发孩子,面对生活的难题时,通常不止有四个选项,还可能有E、F、G、H。所以好的教育,就是去鼓励孩子进行不断的尝试,最终找到”箭靶子“,找到自己应对生活的办法。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3《银河辅导班》讲了一个爸爸和儿子的故事:
爸爸是个工程师,人品好业务棒。某天,爸爸在最辉煌的时刻遭遇了最毁灭的厄运:设计的大桥塌了。然后,爸爸坐牢了,替单位背了黑锅。妈妈跟爸爸离婚之后又再婚,儿子上初中被送往贵族寄宿学校,开始了叛逆期。爸爸出狱了,开始了独自带孩子的艰难日子,并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儿子的尊重,最终把儿子培养成材送上了太空。
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集中在爸爸与叛逆期的儿子如何相处,及如何帮助儿子爱上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一直努力不放弃上。这过程是亲子教育的过程,也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斗争的过程。其实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和孩子平等沟通,就是一直没找到跟孩子最和谐的相处方式。
其实,就像邓超在影片中所说: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谁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寻求着更合理更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呢?而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克制自己的坏情绪。这对于在社会中为生存打拼的爸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爸爸并不多见,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作为教科书式的存在。很多爸爸,只要少在外边各种应酬,多回家陪孩子,少唠叨多干点儿实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影片中作为爸爸的邓超,教育孩子如何学习的过程,也是与现如今的应试填鸭式教育相抗衡的过程。影片中的教导主任就是应试教育体制的代表,为了让学生考高分上学校,用尽各种手段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影片中金句频出,比如那句:孩子生 ……此处隐藏10235个字……写的。他希望自己长大后,也可以变成韩寒。但全中国有几个韩寒呢?如果韩寒没有自己本身那么多的才华。我想他也不会成功。考一所好大学不是为了让我们得以生存,而是长大后可以做自己,不为生存而担忧,可以活的出彩,可以活的完美。
我所理解的高考的意义:人生就是一趟长途旅行。而大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站,但它不是最重要的。面对高考,我们会有两条分叉路。一条是现在平坦。往后的路却崎岖不堪,而第一条路是现在是山路崎岖,而后来平坦,如果我们选择了第一条路,也许绕了许多弯。我们到达了总站,但它的概率是十分低的,也许一开始我们就搞错了方向,以至于离目标越来越远,越来越困难。如果我们选择了第二条路,前路可能艰苦,但是翻过这座险峻的高山。你会发现你的前路,是一片广阔的平原。这是应试教育。
《银河补习班》这部影片告诉人们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平衡的,而不是对立的。设想,如果马浩文没有对马飞因才施教进行素质教育,马飞不会在洪水里自救,在宇宙中也不可能想出方法去拯救自己和同伴。在洪水那一幕中,有一个细节。即使马飞父子走散,父亲马浩文也一直提着马飞的书包。如果最后马飞不是年级第一,而是一个成绩垫底的问题少年,他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这也是在说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平衡的。两者都不可缺。父亲给予马飞的。是学习的兴趣,是良好的方法,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去左右去干扰他的未来。
心想一番事,扬帆起航,不管路上是风平浪静,是风吹海啸,还是逆风而行,你终会跨越这片沧海,到达你理想,期望,盼望的彼岸。你的梦想终会实现。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4人生就像射箭一样,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没有,那么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要有独立的思想。
当我看完《银河补习班》后,心里真的有莫多的感受,它真的很是触动我的心。
我想像马皓文一样,可以毫不畏惧地直面糟糕透顶的生活。尽管肩上背负着生活的重担,顶着舆论与骂名,但他从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许今后的某一段时间里我也会像马皓文一般落魄之时,会像他一般坚强,永不低头言败。
我想像马飞一样揣怀着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不回头的奔跑着。小马飞刚开始的他叛逆,学习成绩垫底,连妈妈也说他是个笨孩子,小马飞很不自信他也相信了自己就是个笨孩子,他才会说“别教我了,我会把你蠢哭的。”马皓文从不认命,他也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认命,他带马飞去享受自然所赋予世界的神奇与美丽。小马飞从小就对航天颇感兴趣……
阎主任不相信马飞可以考进年级前十,在马皓文的鼓励下,他从年级倒数第一变为倒数第五,再变为最有希望成为全市高考状元的一个人,最后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另人瞩目的宇航员。
马飞揣怀梦想,这一路上他磕磕绊绊最终胜利。我也有梦想,从初一开始我就矢志不渝的朝市一高的方向努力着,我的成绩虽说是跌宕起伏,但我相信我可以!
爱?爱是什么?是父子情深!马浩文将足球画成一个地球仪送给小马飞,马飞将他视若珍宝,被小伙伴欺负时也要保护。爱,是儿子受到欺负时父亲让儿子赶紧逃离,而自己却被揍得鼻青脸肿。唉,又是马飞被困在洪水中时,马浩文发了疯般的去寻找去呼唤儿子的姓名。
但另一种“爱”是,痛骂自己孩子后安抚孩子,“爱”是马浩文终于抓到证据时,满心欢喜的去找儿子时,作为宇航员的儿子为了自己的名誉与荣耀,去要父亲为了奋斗一生的事情而放弃时。他自己以为是爱,实则是教育的失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将属于自己的桥修好!
“知识就是力量”证实了这当所有的工程师对于那项工作抓耳挠腮时,马浩文却只运用了初中学过的“连通器原理”就轻轻松松的挣下了八百元。
这正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也许现在会说学习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买菜算数时能用到这吗?可,他是在买菜时用不到,但它可以决定你以后在哪买菜。
知识是人类通往智慧大门的唯一钥匙,因为活到老学到老。
教育理念也是重要的,当马飞在作文中写到自己的航天梦和想像时,却被阎主任痛批为零分,并讽刺他是荒谬绝伦。那是陈旧思想的体现,而如今现代则是更须大胆的想象与实践,而不仅仅只是死学,只为高分与升学率。
很幸运,我们赶上了这样开明的一个社会!
心存挚爱,怀揣梦想,大步向前!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5看到《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的预告片时,我非常好奇,银河补习班是个什么样子的学习班呢?参加这个学习班之后成绩会不会提高很快?这里面有没有我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好期待影片为我答疑解惑啊!
电影的主人公马飞,是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一出场就光芒四射,然而他并非从小到大一直优秀过来的。从小,同学们都笑话他脑子笨,缺根筋,处处欺负他,老师也不喜欢他,就连妈妈也嫌他蠢,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笨孩子。马飞的爸爸是一位桥梁设计师,由于坏人从中作梗,导致他爸爸设计的大桥在竣工通车那天崩塌了,为此爸爸坐了七年大狱,从监狱出来的时候马飞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妈妈忙着做生意,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在学校,马飞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教导主任怕他影响学校升学率宣布将马飞开除。只有马飞爸爸相信他的儿子一点儿都不比别人差,为了给孩子争取到留校资格,马飞爸爸跟教导主任打赌:只要学期末马飞的考试成绩进到班级前十,学校就不会开除他。从那天起,爸爸每天都去工地打零工,出苦力,坚持接送孩子上下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马飞爸爸从不服输,不妥协,马飞也从爸爸身上看到了坚强的意志,重新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不再轻易认输。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我觉得特别能引起共鸣:有一天在爸爸送马飞上学的路上,路过一片大草坪,爸爸停下脚步,带儿子慢慢走向草地,躺在草坪中间,他们闻着泥土的芳香,感受着春的气息。这时候,爸爸背出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我瞬间跟影片中的马飞一同开解了,是啊,茫茫的大草坪,远远望去,苍翠碧绿,可当你在近处看它的时候又仿佛不是那么绿了。诗句中所表达的不就是这样一种场景么?!原来,只要善于观察,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用心去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就一定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来!如果能把课堂上听起来枯燥乏味的知识跟实际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联系起来,会不会就越来越觉得有趣了呢?!
影片中还有一个片段也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爸爸知道马飞喜欢航天展,带他去看航天表演归来的途中,父子俩意外走散又遇到洪水,爸爸对着防洪堤下面被一片汪洋淹没的城市大喊:马飞,只要你能听得到,就动动脑子,看看周围有什么,想办法,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出来!正是爸爸这种永不放弃的思想时刻鼓舞着马飞,当镜头中出现了用一扇门板和两根窗帘绑成的简易木筏从洪水中划出来时,我激动的哭了!马飞太棒了!关键时刻用自己智慧救了自己!以后我相信自己再遇到困难时,也会记得不放弃,一直思考,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
马飞成功了,他不仅考出了年级前十的好成绩,也光荣的成为了一名航天员,圆了自己的航天梦,圆了我们中国人的航天梦。看完电影,我更加相信:只要努力奋进,勤于思考,一直想,一直想,就能干成自己所有想干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闪闪发光的那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