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观后感精选15篇

更新时间:2025-08-11 13:29:48
《忠犬八公》观后感精选1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忠犬八公》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忠犬八公》观后感1

我知道看这类电影肯定会哭的,只是没想到会哭得那么一塌糊涂。还好当时就自己在宿舍,平时一向能控制住的情绪,今天早已崩塌。

其实自己对于小动物,算是比较冷血一类的人,看见小猫、小狗,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可爱,但不会轻易去碰、去揉,偶尔还会担心被咬。总之,就是理性了些,因为家里一直都没养小动物的传统,所以也没想过自己以后会与这样的生命一起成长。

片子前半段都很温情,喜欢儒雅的教授、温润的夫人,羡慕那种婚后琴瑟和鸣的生活。这个时候对于Hachi,认为可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觉得他老是缠着教授,自私点说,Hachi之于教授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只能是一部分而已。

从Hachi听到主人的笑声、想象主人的欢乐,有点小吃醋开始,有些感动了,他试着去做自己最不愿意做的事了——捡球,只是为博得主人的欢心。可惜,老天没有给他机会,就在同一天,他从傍晚等到深夜,也没有等到熟悉的身影。那时的他还不知道,那个身影永远不会再出现。

他在车站前,看到人影交错,来来往往,门开了又合。这时,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一滴一滴已经止不住。

他从新家跑出来,走过铁道,那时他们从前一起走过的路,Parker曾经对他说"You are waiting for me all day and think "Oh how good I am, how good I am.""。阳光的温度似乎还在,似乎还能感受到树荫下的一片斑驳。我走过我们曾一起走过的路,只是再没有你。跑进熟悉的院子,看见的却是不再熟悉的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他选择了自己的生活,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车站前,树木抽芽、葱茏、沉淀、凋零。四季变换、时光流转,唯一不变的,是Hachi的等待。哪怕餐风露宿、哪怕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或许,在他心里,有一种信念,相信这个人不会抛弃自己。

猜想到了结尾的时候,一定会给Hachi一个念想,Parker会出现,像从前那样,带他回家。影片实际上给得更多,让Hachi在弥留之际,能够回望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时刻。

记得《偷书贼》里面的一句话:“爸爸、拉手风琴的人、汉密尔街,这三者密不可分,对于莉赛尔,他们都是家。是的,对莉赛尔·梅明格来说,汉斯·休伯曼就是他的家。”

对于Hachi,Parker就是家。

《忠犬八公》观后感2

我一直想养一只狗,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今天妈妈和我一起看了《忠犬八公》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只狗和他主人的动人故事。

一只小狗被主人忘在了车站,一个好心人帕克把它带回了家。可是帕克的妻子不同意收养这只小狗,要帕克第二天带走它。第二天,帕克问了七八个人,还贴了十几张寻狗启事,可就是没有人领养它。帕克心里很喜欢它,不舍得把他丢弃,只能又把狗狗带回家。晚上,小狗要看电视,帕克干脆拿一桶爆米花,与小狗一起吃爆米花、看电视。最后直接在沙发上睡着了。第三天,帕克训练小狗捡球,可是它怎么都不肯捡,帕克干脆自己趴在地上,用嘴巴捡球示范给小狗看。这时,他发现小狗的脖子上有一个“八”字,八在日本是很吉利的,于是,“小八”成了小狗的名字。

帕克的女儿也很喜欢“小八”,父女俩陪小八在花园玩,他们干脆和小八一样,四脚朝地爬来爬去。帕克的妻子看父女俩这么喜欢“小八”,便把“小八”留了下来。

帕克每天都要乘火车上班,小八不舍得帕克离开,总是要跟着帕克到车站,然后等到火车快到站的时候,再去车站迎接帕克下班,一起回家。渐渐的,帕克养成了五点钟准时去车站接帕克下班的习惯。每当看到帕克走出车站,他就扑上去迎接他。无论春夏秋冬,小八都坚持出门去接帕克。结果有一天,帕克刚上完他的可,便倒在地上死了。因为帕克是在工作的地方死的,小八还是照例去接他,而这次,小八并没有接到帕克。可是小八相信,帕克一定会回来的。他仍然每天五点钟准时出现在车站等待帕克。后来,帕克的女儿把小八接到自己的家里,是一个离火车站很远的地方。可是小八仍然靠着自己灵敏的鼻子走到了车站,并坚持每天的等待。旁边的路人、店主都帮忙照顾它。就这样,十年过去了,“小八”变成了“老八”,它已经走不动,却仍然趴在原处等待帕克归来,身上盖满了雪花。这时,小八好像看到了帕克打开车站们,走了出来!它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和帕克又在溪边玩耍……

“有一只狗,的确是件快乐的事情。但要照顾好它,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妈妈对我说,“所以,我不让你养狗,是担心我们不能很好地照顾它,一旦它死了,我们都会很难过。”

我点点头,心想:”要是我也有一只小八,那该多好啊!陪我玩,陪我生活……”

看来想有只狗的愿望,我是没办法打消的了。

《忠犬八公》观后感3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的名称叫《忠犬八公》。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天,一只狗跟随主人乘坐飞机,乘坐火车间,主人把这条狗忘了,最后狗来到了一个小镇上,它在这个小镇上成了一只流浪狗。一位好心的教授看见了,把它抱回了家,狗被教授放进木屋。半夜,那只狗从木屋里跑出来,跑进了教授的房间把他老婆的脚咬了一口,他的老婆啊的一声,教授被老婆的叫声吵醒了,他的老婆要教授把那只狗关进木屋,明天把这只狗送走。

第二天,教授很早就起了床,抱着那只狗,在街上到处贴广告,希望主人来认领,可是没人认领那只狗,教授只好抱着狗回家去了。教授为训练那只狗捡球,自己趴在地上,用嘴叨着球匍匐前进,为狗做示范,这一幕恰巧被教授的老婆看见,他们玩得那么开心,教授真的很喜欢狗,女主人被感动了,终于同意收养这只狗。

老教授征求他朋友的意见,为狗取了一个名字,叫“八公”,“八公”在教授的精心喂养下一天天长大了。教授对狗很好,陪它看电视,喂牛奶,给点心它吃。一次教授和“八公”一起受到臭鼬的袭击,教授和狗一起泡在浴池里洗澡。“八公”和教授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

一天,教授上班时,“八公”自己挖地洞跑出家门,跟到车站送教授,这让教授很惊喜。这天,教授没有按时上班,把“八公”送回家。这以后“八公”每天和教授一起出门,直到车站就和教授依依不舍告别,教授快下班时,“八公”就提前到车站等候教授。当火车停稳后,“八公”就盯着火车门口,只要看见教授出现在门口,就飞快跑上前去,热烈扑进教授的怀抱,舔舔教授的脸表示亲昵。直到有一次,教授心脏病突发倒在了舞台上,再也没有起来。“八公”却不知情,这一天没有等回教授,以后它就天天来到车站等候教授,盼望教授能回来,“八公”天天来车站等待主人归来,从不间断,它的行动感动了小镇上的每一个人,认识“八公”的人都会向他打招呼,有一个好心的老人天天给他热狗“八公”吃。冬去春来,春去春又回,“八公”老了,快 ……此处隐藏7565个字……那样的等待,晚上就在轨道边上睡觉。不知过了多少的春秋,多少个日夜,小八一直在那等。过了十年了吧,小八老了,某个夜晚在车站门口,小八睡着了,朦胧中看见教授在车站里面出来了,像往常那样小八扑上教授身上。

《忠犬八公》观后感13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讲述了一条名叫“八公”的狗,流落街头后在车站偶遇音乐教授,彼此“一见钟情”。“八公”在教授去世后,拒绝教授女儿所安顿的舒适生活,心甘情愿从此流落街头,十年如一日,天天守候在车站等候教授归来,一直到死去……

相信每一个曾经经历过欺骗和背叛的人,都会对“八公”的忠诚而感动不已,我也不例外。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一个对宠物素无好感的男人,竟然会为一只狗的故事而流泪……我想是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忠诚”愈加难能可贵,因此才会显得如此的美好感人。

“八公”让我哭,是因为忠诚这一质朴的情感和片中男主人公教授的钢琴声一样深深打动了我心,“八公” 的身影和教授的琴声与我内心深处对“忠诚”的企盼产生了共鸣。

但感动之后,静下心来回味之时,却又是另一种感悟。

如果“八公”不是条狗,“八公”是个女人,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看?你是否还会和电影里那个曾经试图劝“八公”不要再等待教授的男子一样,看着“痴情”等待的“八公”,感慨万千地说“好吧、好吧,我想也许你做得对”?儿那个安静的小镇是否也会为这样的痴情女而在车站门口给她立个雕像?

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末的美国,如果有一个女人在他的爱人逝去后十年如一日,天天去车站等待她的丈夫归来,那人们会怎么看这样如“八公”一样忠诚的女子?或者再人性化一点,不需要天天去车站等,只是因为对前夫的爱而守寡终生,这样的故事还会和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样感动你吗?还会引起你如此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吗?

我想在美国,人们多半会抱着关心和同情的心态劝这个女子去做心理治疗,寻找新的生活,而不会为她树碑立传。

而在中国,如果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前,那国人对于这样的“忠诚”,社会是有其固定的评价及表彰模式的,那就是立“贞节牌坊”。

而如果是现在,那我想至少应该是不值得提倡的事情吧。

由此想到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在视自由为人性人权之本的美国,人们在寻找着儒家文化里的“忠诚”;而受儒家文化中“忠诚”理念熏陶了数千年的中国人,在向往“自由”。但无论是“忠诚”还是“自由”,都不能违反一些最基本的人性。

想到这里,不仅自己也要笑了,因为“八公”是条狗,为什么要拿人和狗去做比较呢?

还是喜欢“八公”,因为它是条忠犬。

【篇八: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忠犬八公》观后感14

一个发生在日本的真实的感人故事,被美国拍摄成电影,这部电影的播映引起了巨大轰动。

昨晚陪 妈妈看 完这部电影,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条秋田犬在车站走失了,碰到了一位教授,这是一种缘分,帕克帮它找主人,但找不到,秋田犬的项圈上刻有一个"八"字,于是帕克帮它取名"八公",可以看出帕克对这条狗的喜爱,最后他的妻子妥协,同意他收养八公。 帕克和八公关系很 密切 ,一起玩捡球,一起洗澡, 主人到哪,八公就跟到哪。帕克每天都按时到车站坐车去上班,按时回家,他不肯让八公跟他去。有一天八公 估 摸是主人回家的时候了,就跑到车站去等他,帕克见到八公很开心,然后一起回家。 看到这里, 后来八公每天都按时在 5点5分时 , 来到车站前的一个花坛上卧下, 不论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 它都要等待帕克回来。 在车站工作的人都很喜欢它,总给它吃的。一天 ,教授 帕克在 去上班的时候,八公一直嚎叫不停,可帕克不理八公,上班去了。妈妈想了一下说:"会不会有什么意外 ……"听到这,我心里悬起一块石头。后来,帕克 授课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 那晚 八公 没 等到主人。

八公不知道主人已经永远回不来了,还是固执地每天按老时间在老地方等它的主人,夜晚在车站过夜,靠好心人喂它过活, 当我看到八公身后那棵柳树的叶子长出了嫩芽,又绿了,又变黄了,又掉了,又长出了嫩芽,又绿了,又变黄了,又掉了 ……我竟鼻子一酸,几颗晶莹的热泪夺眶而出。 就这样,八公等了主人十年, 在一个大家都快乐度过圣诞夜时,在花坛里,默默地死去了 .

动物是有感情的, 在他那双只有黑白的眼睛里 没有复杂的思维能力,它的要求很低,只要你对它好,它就会忠诚地对你。我想其他的生命也一样,善待生命,生命自然会善待你。

电影要结束时,帕克的外孙,说出了一句值得我们思考一生的话:"我们不该忘记爱过的每一个人,在我心中,小八就是英雄!"

后来,在那个车站的花坛里,立了一只小八,在那双石头做的眼睛里,却透露了深深的忠诚。

《忠犬八公》观后感15

作为一个男生,从小就被教导不要哭哭啼啼的。而这部《忠犬八公的故事》是唯一一部把我看得泪流满面的电影,电影中多次对主角小八的眼神做特写,谱写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帕克教授在小镇的火车站遇见了一条走失的小狗,这条小狗可爱的外表和无助的眼神触动了他心底的一丝温柔,决心收养它。起初帕克的妻子是坚决反对养狗的,但是帕克对小八的疼爱感化了她,于是小八便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每天,帕克都会与小八在院子里玩耍,小八欢快的眼神和活泼的动作使帕克深深的爱上了它,小八在帕克教授一家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它长大后,会一直陪伴上班的帕克教授到车站,下班时小八也会提前到车站,用那期盼的眼神注视着车站大门,小八的聪明、忠诚让小镇的人们对它更加喜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欢快的开头后,故事的发展却到了低谷。

有一天,小八在帕克教授要上班时表现异常,甚至玩起了以往从来不玩的捡球游戏,八公的表现让帕克教授非常高兴,开心的去上班了,但是小八却不知怎的,眼神中透出了深深的无奈。谁知就是在那天,帕克教授在课上因病猝死。他的家人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埋葬了帕克教授,可是小八依然每天傍晚五点准时守候在小镇车站的门前,等待、凝视……当售票员大叔告诉小八不用等了的时候,小八眼里闪动着似懂非懂的光,这光中又有一丝悲伤,我的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小八一天又一天地守候在车站的时钟旁,任凭身后的树叶由黄变绿,由绿变黄,一晃十个春秋就过去了。我想,为什么训练了那么久都不肯捡球的小八,居然主动玩起这个游戏?当然不是讨好教授,我猜这是小八与教授间的微妙感应。小八肯定是感觉到了他的主人这一去或许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所以它用一只狗所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挽留它的主人。十年时间里,风雨无阻,直到它最后死去,它始终守候在车站。片尾,那样撕心裂肺,小八也许预感生命将尽,但是当它再次看到有一辆火车从它身边驶过,它又满怀希望的,拖着十分衰老的身体,在寒冷的风雪中蹒跚走向车站门口,依旧趴在那个位置,仍然用期待的眼神盯着出站口,但是它太疲惫了,只能舍不得地,轻轻地合上了眼睛……

在电影中,我仿佛在和小八对视,从开始的欢快,到后来的期待,在期待中,又透出无尽的悲伤,它那扇动的鼻翼,难道不是在哭泣吗?我看着它,渐渐地模糊了,模糊了……

《《忠犬八公》观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